一、部门概况
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,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,教育学、文学、理学等学科为主要支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,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。学校前身是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。2003年4月,湖北省工业学校整体并入。2003年9月,学校迁至东湖新技术开发区——武汉中国光谷园区内。2007年,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评审、教育部审批,学校改制更名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。2009年1月,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学校合并。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。建校80多年来,学校培养了近15万名优秀毕业生,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学校地处中国光谷核心区,山清水秀,交通便利。校园面积1718亩,建筑面积43.4万平方米,纸质图书资料105万册。学校设15个二级学院,开办45个普通本科专业,全日制在校生1.7万人。另外,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、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、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等省级教师培训、研究和管理机构设在学校,在服务、引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21人,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77人,享受国务院津贴、省政府津贴以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4人,38人被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聘为博、硕士生导师。外聘教授38人,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、“千人计划”2人、“楚天学者”8人、“彩虹学者”6人。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,采取项目经费配套、定期评选并奖励十大科研成果等措施,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。近年来,学校取得4122项科研成果,其中被SCI收录论文110篇、EI收录论文188篇,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31篇,出版学术专著、编(译)著、教材314部。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2项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,教育部、文化部等科研项目14项,获省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项目、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、省自科基金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厅级项目共391项。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、省社科奖2项,专利授权13项。
学校先后建成教师素质训练中心、英语语言学习示范中心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、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、湖北省方言文化研究中心、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、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8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。举办了行知实验班、双学位班、复合型人才实验班、创新人才实验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。教育学、应用经济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先后获批省级重点学科。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,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,5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(支柱)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;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,1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。
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,与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国家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形成专科、本科和硕博培养的国际合作办学格局,并每年选派大学生赴国外参加社会实践项目或短期实习。学校是省教育厅指定的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派出高校,是国家汉办的优质生源学校,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海外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活动。
学校将秉承“学高、身正、诚毅、笃行”的校训,坚持“正己达人、以生为本”的办学理念,立足湖北,面向全国,努力建成比较规范的、特色鲜明的、高质量的本科院校,为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。
二、部门年度工作重点
2016年学校工作重点是: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科学制订学校“十三五”规划,明确学校发展方向,着力落实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的各项措施,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。具体内容如下:
1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,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。加强作风建设,以优良的党风促教风、学风、作风,提高学生的满意度。
2、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,深化认识、统一思想。主要包括:学科建设工作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、人才培养工作、科技和科技产业工作、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、校园建设工作。
3、加快内部制度的完善工作,调整和修订各类规范性文件,切实转变观念,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管理改革。主要包括:人事制度改革、教育教学改革、后勤管理改革、预算绩效管理改革、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等。
4、开拓思路,切实加强保障能力建设。主要包括:依法治校与民主办学、财务管理与资金保障、公共服务体系与信息化建设、财源建设工作。
三、收支预算安排情况
2016年学校收入预算资金35121.83万元,其中财政拨款资金31757.74万元,经营收入46万元,其他收入2067.56万元,附属单位缴款收入240万元。上年预计财政拨款结转110.53万元,其他结转资金900万元。支出预算资金35121.83万元,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4613.19万元,商品和服务支出9147.24万元,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7754.19万元,债务利息支出780万元,其他资本性支出2597.02万元,其他支出230.19万元。预算数据分析如下:
预算分析表
收入项目 | 2015年预算数 | 2016年预算数 | 增减数 | 变化率 | 原因 |
一、财政拨款(补助) | 32,561.00 | 31,757.74 | -803.26 | -2.47% | |
经费拨款(补助) | 13,440.00 | 15,393.00 | 1,953.00 | 14.53% | |
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拨款 | 3,120.00 | 1,545.74 | -1,574.26 | -50.46% | 按照协议执行 |
其他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拨款 | 16,001.00 | 14,819.00 | -1,182.00 | -7.39% | |
二、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| 466.00 | 46.00 | -420.00 | -90.13% | 后勤“拨改付”制度改革 |
三、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| 300.00 | 240.00 | -60.00 | -20.00% | 规模缩小 |
四、其他收入 | 2,678.00 | 2,067.56 | -610.44 | -22.79% | |
本年收入合计 | 36,005.00 | 34,111.30 | -1,893.70 | -5.26% | |
上年结余(转) | 1,450.21 | 1,597.47 | 147.26 | 10.15% | |
上年财政拨款结余(转) | 1,450.21 | 110.53 | -1339.68 | -92.38% | |
其他结余(转) | 900.00 | 900.00 | |||
收入总计 | 37,455.21 | 35,121.83 | -2,333.38 | -6.23% | |
支出项目(按经济分类) | 2015年预算数 | 2016年预算数 | 增减数 | 变化率 | 原因 |
工资福利性支出 | 14,310.98 | 14,613.19 | 302.21 | 2.11% | |
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| 6,323.41 | 7,754.19 | 1,430.78 | 22.63% | 政策性增长 |
商品和服务支出 | 8,828.97 | 9,147.24 | 318.27 | 3.60% | |
债务利息支出 | 2,418.00 | 780.00 | -1,638.00 | -67.74% | 按照协议执行 |
债务还本支出 | 0.00 | 0.00 | |||
其他资本性支出 | 5,335.75 | 2597.02 | -2,738.73 | -51.33% | |
其他支出 | 238.10 | 230.19 | -7.91 | -3.32% | |
支出总计 | 37,455.21 | 35,121.83 | -2,333.38 | -6.23% |
(一)财政拨款资金收支预算安排情况
2016年学校财政拨款收支预算共安排31757.74万元,其中经费拨款(补助)15393万元(含中央专项转移支付6580万元),资产收益拨款1545.74万元,非税收入拨款14819万元。预计上年财政拨款结转110.53万元。
财政拨款资金主要安排人员经费支出及项目经费支出,其中安排工资福利支出14157.15万元,商品和服务支出6734.68万元,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7754.19万元,债务利息支出780万元,其他资本性支出2438.25万元,其他支出4万元。
(二)财务收支预算安排情况
除财政拨款收支预算共安排31868.27万元外,2016年学校安排了其他资金来源3253.56万元。主要包括经营收入46万元,其他收入2067.56万元,附属单位缴款收入240万元。预计上年其他结转资金900万元。资金使用情况分别为:工资福利支出456.04万元,商品和服务支出2412.56万元,其他资本性支出158.77万元,其他支出226.19万元。
(三)2016年学校“三公经费”及会议费安排如下:
支出项目 | 2015年预算数 | 2016年预算数 | 增减数 | 变化率 |
公务用车 | 88.20 | 60.00 | -28.20 | -31.97% |
公务接待费 | 153.00 | 80.00 | -73.00 | -47.71% |
因公出国(境)费用 | 100.00 | 48.00 | -52.00 | -52.00% |
会议费 | 120.87 | 41.89 | -78.98 | -65.34% |
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执行,严格控制“三公经费”和会议费开支,2016年在预算安排上较2015年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压缩。
四、其他事项说明。
(一)其他收入2067.56万元包含:武昌职院投资收益335万元、利息收入10万元、新生体检费15.96万元、大学生医保收入100万、税务返还款8万元、标书收入0.6万元、管理学院收实习管理费6万、班主任培训项目90万元、干训培训项目694.5万元、继教培训专项789.5万、征兵工作奖励2万、武装部工作经费6万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经费10万元。
(二)上年结余(转)资金1010.53万元,其中:上年财政拨款结转资金110.53万元,其他结余资金900万元。
上年财政拨款结转资金110.53万元包括:(1)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3.06万元,财政厅教科文处一次性项目;(2)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专项资助5万元,财政厅教科文处一次性项目;(3)支持企业发展专项-高新技术产业发展(科技研究与开发资金)92.47万元,财政厅企业处一次性项目。其他结余资金是指拨入实拨资金账户的资金当年预计结余900万元。2016年全部列入公用经费开支。
(三)2016年基本支出-人员经费支出预算20534.38万元比2015年19471.91万元的基础上有增长1062.47万元,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新进人员的工资、正常增加薪级工资、晋升职称职务等因素也需安排一定增量,按照省人社厅批复的绩效工资总量予以安排(见附件)。
其中:我校2016年工资福利支出安排14508.19万元,比2015年13848.1万元增加660.09万元,按国务院文件增加基本工资;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6026.19万元,比2015年5623.81万元增加402.38万元,增长原因是按政策调增公积金300万元等原因构成。
(四)2016年基本支出-日常公用支出预算11219.73万元,在2015年12404.99万元的基础上减少了1185.26万元,主要是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和盘活资产等方式来节约办公开支,其中行政办公比上年度减少450万,办公设备购置减少200万。
(五)为了切实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,为了实现学院发展目标和定位,针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提出的要求。对教学日常经费的投入、科研经费投入做到稳中有涨,保障重点,突出特色。
(六)我校预计2016年其他资金收支额度为3253.56万元,主要包括经营收入46万元,其他收入2067.56万元,附属单位缴款收入240万元。比以前年度3444万元有所略有减少,原因主要是结构调整引起。
(七)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按如下标准执行,办公费:180元/人、差旅费500元/人、其他交通费500元/人、电话费300元/人、学生活动费25元/生、就业指导费30元/生、实习经费600元/生、见习费150元/生(除生物专业450元/生外)、教学运行费50元/生、招待费控制在公用经费2%、其他常年性部门职能开支经费以前年度开支平均数为依据重新核定。
(八)2016年部门支出预算中其他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合计966万元,含医疗费900万元,抚恤金66万元。
(九)其他商品服务支出合计2822.71万元,主要是因为按《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及说明》中学生实践费、招生就业费、科研管理费、外籍专家费用、宣传费、体育维持费等均属于其他商品服务支出范畴。其中学生活动费152万元、学生实践费347万元、招生就业费220万元、科研管理费50万元、外籍专家费用80万元、宣传费20万元。另外在《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及说明》有单独反映的印刷费188.74万元、咨询费20.3万元、专用材料费139.7万元,租赁费256.42万元,手续费0.28万元等本表中没有单列。还包含土地办证费135万元,房产证办证费288万元,学生食堂天然气接入经费200万元,绿化费30万元,校方责任险16.5万元,各种考试费上缴金额200万元,全部放入其他商品服务支出反映等原因形成。
(十)学校对后勤原“拨改付”制度进行了改革, 2016年后勤集团(资产经营公司)门面租金等542.74万元列入国有资产收益。
(十一)学校2016年安排公用经费11223.13万元,占基本支出35.34%,学生人数共16470人,生均公用经费为6815元/生。
(十二)2015年安排培训费开支1579.23万元,主要包括省教育厅安排继教中心的教师培训专项789.5万元,教育厅安排干训中心中小学校长培训专项694.5万元,教育科学学院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专项90万元等上级培训专项,其培训对象是全省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的培训。承担教育厅安排的专项培训任务均通过竞争性招标,编制部门预算时无法准确预计所承担的培训任务,且每年均采取学校先行垫付资金的办法实施,培训收入和支出全部在实拨资金账户核算。
湖北第二师范学院
2015年11月19日

当前位置: